12月1-2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举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新时代的语言测评:创新与融合”为主题,围绕语言能力标准在教学和测试中的应用、语言测试与语言能力标准的对接研究、面向教学和职场的语言测试与评价、教师测评素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会上,《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译版隆重发布。

为期两天的语言测评国际盛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加。群贤毕至,顶级专家主旨报告智慧闪耀;少长咸集,众多学者专题研讨丰富多彩。

会议安排了7场主旨报告、1场专题论坛、2场专题研讨、13场分论坛和1场会前工作坊。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测评领域的研究人员、考试机构、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语言测试与评价领域的新理念、新动态、新方法、新成果。

 

官方隆重发布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译版面世

在大会上,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指出,推进外语教育考试改革,提高国民外语能力,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国情,对接国际,稳步推进,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8年2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语言文字规范名义正式发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本次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量表》的英译版。《量表》作为第一个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对促进英语教、学、测的协调发展及多元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提升我国外语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主旨报告大咖云集

多方位测评研究精彩绝伦

本次大会汇聚语言测评领域泰斗,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Lyle Bachman教授围绕使用“测试使用论证”框架指导课堂测评做主旨报告。他指出,语言测评领域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就是为教师在开发和使用课堂测评时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测评在语言教学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想要真正理解并发挥这种作用,必须考虑教学和评估之间的根本区别——目的性不同。基于此种差异,教学测评者需要做好准备,从信度、效度、评估论证等多方面入手,说服利益相关者,证明测评的预期用途具备合理性。而“测试使用论证”则为证明测评表现与测评使用二者关系的推论提供了明确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并能够指导课堂测评实践。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休教授Lyle Bachman教授

Barry O’Sullivan教授关注语言测试效度验证的理论和实践。他对比了以英国和欧盟为代表的构念驱动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方法驱动的传统语言测试差异,指出这两种倾向都存在问题。过于强调构念可能会导致测试的滥用和策略的混乱,而过于强调方法则可能会使伪造理论和虚假测评横行。要构建合理的语言测试,需要充分沟通测试相关者,综合考虑测试模型、评分方式、测试者特点等多种因素。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arry O’Sullivan教授

韩宝成教授以《响应时代沟通需求,丰富语言测试构念》为题,指出在国家对外交流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具备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应不仅着眼于语言的使用,更要强调综合能力的结合,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以下简称国才考试)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测评,韩教授以国才考试为例,阐述新时代、新需求下的英语测试应如何设计。国才考试依据崭新语言测试构念,设计典型的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综合任务,考查真实职场情境中所需的英语沟通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

何莲珍教授将《量表》中的听力描述语作为原型,将标准制定与认知诊断结合起来,以改进校本英语考试的成绩解读。根据听力量表不同等级的描述语可以发现,语速、语音、词汇短语内容、主题等标准对应主要特征,测试表现体现着认知加工过程。将标准制定与认知诊断结合起来,有助于改进英语测试的成绩解读。

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

刘建达教授在会上展示了《量表》与《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以下简称《欧框》)对接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研究表明,二者在属性特征、理论背景、教育需求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级别之间可以相互比较,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成果将有助于探讨不同地区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规律与学习模式,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为语言教育领域贡献中国智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建达教授

对于测评相关人员来说,成绩报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建立可解读的成绩报告与提升测评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息息相关。Richard Tannenbaum博士聚焦成绩报告的效度研究。针对如何建立意义明确的成绩报告,他将理论和实例相结合,指明方法、拆解步骤、分析考虑因素,还展示了一些优秀样例。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Richard Tannenbaum博士

Tim McNamara教授将英语放在全球视角中,分析将英语作为通用语进行语言测试时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很少有语言测试是专门用来衡量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的交流能力的,而这个问题揭示了语言测试的基本价值驱动和政治特性。目前语言测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需要承认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进行测评时会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Tim McNamara教授

 

专题论坛智慧闪耀

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研究多姿多彩

语言测评依赖理论的完备、标准的明晰和实践的检验,其实施离不开实施者的专业素养。本次大会特别设立专题论坛,聚焦教师测评素养研究。专题论坛由杨莉芳副教授主持。

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副教授

武尊民教授聚焦中学英语教师的测评素养。她指出,教育者需要知晓测评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测评方法与技术的运用,还要熟悉测试质量的评判标准。分析诊断性测评的数据可以发现,课堂评估对教学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让教师参与诊断评估项目,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课堂评估的意义,认清自身学习促成者的角色,从而将评估与教学更紧密地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武尊民教授

王海啸教授聚焦大学英语教师的测评素养。长期以来,在众多的测试、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实践中,测试者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测评的错误使用、过度使用和过少使用等多种问题。大学教师应着重提升教师测评素养,将测评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达到学测一体、以测促学的目的。

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

顾永琦教授则聚焦形成性课堂评估。他指出,从操作角度来看,确定测试形式、对课堂评估表现进行编码和评分、设定课堂评估置信指数等过程均离不开测评素养。他通过实例,着重分析了课堂评估置信指数的框架搭建、设计考虑和效度构建,点明其对决策者、培训者和教师的重要作用。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顾永琦教授

 

专题研讨重点聚焦

《量表》、国才研究引领测评风潮

大会设立两个专题研讨,聚焦语言测试与《量表》的对接和国才考试的效度验证和应用,分别由何莲珍教授和韩宝成教授主持。

在语言测试与《量表》对接的专题研讨中,吴莎女士阐释了对接研究的多重考量,指出其在社会意义、学术价值、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Richard Tannenbaum博士重点分析不同量表等级的准入门槛应该如何准确界定和描述。蔡宏文博士和Jamie Dunlea博士则运用案例研究法,分别探讨语言测评与《量表》参考等级对接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问题。这些研究阐释了英语考试结果的深层含义,体现了《量表》的应用价值,对促进中外语言测试领域的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国才考试作为典型英语沟通能力测评,具有引领作用。大会另一个专题研讨将目光投注于国才考试的效度验证和应用。罗凯洲博士和仙博源女士基于国才考试考生的问卷反馈,从报考动机、考试过程、测评设计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认为考生对国才考试反馈积极。杨莉芳副教授在“测试使用论证”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多维构念验证国才考试的语言表现评分过程。评分过程对于测评效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袁雪寒博士对比了评分员合作评分与独立评分训练的效力。黄立鹤副教授则研究并展示了同济大学在英语教育体系中引入国才考试的创新实践。

 

分论坛和会前工作坊百家争鸣

多场研究和探讨思想碰撞

本次大会还设有13个分论坛,针对语言能力标准在教学和评估中的应用、语言测试与语言能力标准的对接、基于课堂的语言测试与评估、基于职场的语言测试和评估、人工智能在语言测试和评估中的应用和语言教师的测评素养等议题,测评领域的研究者分享成果、交流心得。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于11月30日特别安排了为期1天的会前工作坊,由Lyle Bachman教授和Barbara Damböck教授共同主讲,为语言教师课堂测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参与者们既通过实际案例展开发言和讨论,又通过小组练习进行课堂测评任务设计,收获满满。

中国教育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教育和考试现代化开拓新的空间,需要加强与国内外教育考试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与会国内外专家对上述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对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外外语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