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首届全国外语教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外语教材研究会筹备会圆满闭幕。本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邀请教育部领导、高校领导及大中小学外语教育专家学者、海内外知名学者发言,全国外语教育同仁云端参会,聆听智慧之言、碰撞思维之火、探讨发展之路,成果丰硕。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与评估

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教授在主旨报告中首先梳理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及教材建设发展的历程,编写理念从以课文为中心,到结构主义,再到建构主义,培养目标也从侧重语言能力,到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再到跨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随后以《新编大学英语》为例,讲解了教材编写的三大原则,即基于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设定培养目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理念进行教材建设,依托先进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在总结和梳理已有教材评估框架的基础上,何莲珍教授提出适应新时代的“三位一体”大学英语教材评价框架,包含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主体。她强调,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应体现新时代新要求,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教材评估应符合中国国情和教学实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评估体系,以期提高外语教材建设质量,提升外语教育教学水平。

浙江大学 何莲珍教授

 

国内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前景展望

(1962—2022)

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对1962年至2022年共60年间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英语教材研究论文进行了全面考察。研究发现,60年期间,论文发表数量整体趋势呈现动态变化,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量大,综述研究较少。研究内容涉及教材编写、使用、分析、评估、研发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注重宏观理论探讨和客位研究者剖析。总体而言,发文数量占比不高,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研究视角片面、单一,研究范式较为偏颇。未来英语教材研究一要丰富内容,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二要拓宽研究视角,进行多方位、立体化探索;三要转变研究范式,实现研究方法的动态转向和智能转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杨鲁新教授

 

Dimensions of Effective Task Design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Dat Bao博士聚焦教材中有效的任务设计。他首先区分任务与练习,并指出任务分为过程导向性和成果导向性任务,教师和教材设计者在设计任务时须考虑三个维度:语言复杂性、认知复杂性和交际压力。创造性的任务设计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学方面,也应给学生提供产出充满创造力的作品的机会。最后,他强调有效且有趣的课堂要注重“平衡和过渡”:任务与练习要平衡,身体活动和头脑活动也要平衡;课堂内容要由简到难,从熟悉到不熟悉,从客观到主观,从注重形式到聚焦内容,从普遍看法到不同观点,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学习。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Dat Bao博士

 

 

27日的主旨发言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 查明建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程晓堂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莲教授

 

 

来自国内外的31位发言人针对高校外语教材编写与反思、外语教材使用研究、“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使用研究、《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使用研究、职业外语教材研究、国外外语教材研究、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分享经验见解。

 

专题研讨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孙珊珊副教授,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曾用强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杨鲁新教授、傅荣教授、孙磊教授和杨莉芳副教授主持。主持人对汇报进行精彩点评,引发深刻思考。

专题研讨主持人

 

 

张莲教授作大会总结时指出,本届研讨会恰逢其时,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引人深思。全球外语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材作为教育的载体也在与时俱进,本土意识逐渐进入到外语教材中。对中国而言,外语教育迎来了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挑战。我们要将对世界变局的思考融入教材,并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支撑。教材是一种典型的语言使用实践,我们在教材中建构、书写文明、文化和立场,一代代年轻人从中获取意义,作为未来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指导。会议梳理了我国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也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

 

本次会议充分展现了我国外语教材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体现了外语教育界同仁将教材视作国家事权,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外语教材体系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情怀。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紧随国家政策、兼具全球视野、立足本土创新,结合教学实际,展开内容更丰富、视角更多元、形式更新颖的教材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外语教材体系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