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楚集结,云端论剑。8月18—19日,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于线上成功举办。104组参赛教师团队同台竞技,线上角逐,共研“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设计”,多位外语界专家把脉课堂,精准点评,发表寓德于教智慧见解,启迪教学设计优化思路。

为促进大赛成果共享,教学智慧传递,助力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大赛组委会特别整理全国半决赛评委会主席及提问评委精彩点评,以期助力广大外语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成效。

本期与您分享英语类专业组评委会主席西安外国语大学姜亚军教授和提问评委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的真知灼见和智慧点拨。

 

 

评委会主席姜亚军教授精彩点评

各位参赛选手、在直播间聆听比赛的全国外语界同仁,大家好!

经过一天半紧张精彩的比拼,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的比赛接近尾声,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对本次大赛的感受。首先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已经走过8个年头,8年来我们见证了这项赛事的不断成长,参赛院校增加、代表性增强,评审专业,真正体现了外研社提出的“引领教学发展、创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的宗旨。在教育部提倡本科教育振兴以及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上下掀起了课堂革命的热潮,外研社为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我国高等教育其他领域无法比拟的良好平台。所以首先我在这里代表各位评委、代表全国外语界同仁对外研社多年来坚守初心并为之不断努力的精神表示感谢。

今年英语类专业组的比赛精彩纷呈,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参赛团队表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在疫情之下,所有参赛队伍克服种种困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展现出令人可喜的进步与突破。

二、参赛团队很好地理解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中国高等教育各专业不仅要强调知识的传授,更应强调如何通过知识的传授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国标》和《指南》中强调外语专业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强调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参赛团队将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设计与实际教学中。例如,许多团队将当前疫情融入了教学内容;有团队讲解The Canterbury Tales落脚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参赛团队亮点突出,挂一漏万,我不一一点评,但深深感受到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在振兴本科教育、建设新文科、推进课堂革命的今天,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多挑战。在此,我对各个参赛队伍提出几点建议。

一、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中要加强课程的 “两性一度”,在教学理念和要求上要有所提升。极个别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仍将教学的中心置于字词句上。例如,有参赛团队聚焦WPS(Words、Phrases、Sentences),教学要求亟待提升。另外有团队在教学中使用奥巴马在教师节演讲的开篇,在练习阶段每个问题让两三分钟回看视频,十几分钟都在回答一些相对基础的问题,课堂时间分配不科学。

二、教师需持续注重并加强个人提升,年轻教师尤其如此。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尽力做到完美。例如,有参赛团队教给学生的德国音乐家巴赫的名字读音有误;有参赛团队在讲解新闻翻译时给出的译文多处不够准确,都应改正。作为教师,只要是展示给学生的东西,就要下功夫去努力,保证质量。

三、作为外语类专业,所有课程教学内容应融入跨文化意识。这既是专业属性所要求的,也是《国标》和《指南》规定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跨文化能力。例如,新闻翻译课程中讲解标题翻译,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翻译让学生去评析,应该比给出唯一 “正确”译文更好一些。另外,汉英新闻标题在句法结构和信息结构上有跨文化差异,若能在英汉标题比较的基础上讲解英文标题的翻译,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再如,奥巴马在演讲伊始讲述自己的母亲以及早年在亚洲生活的经历,而中国人的演讲很少这样,这就反映了中美在演讲文化的不同:西方演讲注重ethos、logos、pathos,中国演讲则侧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需要在演讲教学中从跨文化的角度向学生展示东西方演讲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向学生展现文化与思维的多样性。

四、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手段是传授知识。有团队为学生布置了制作或者修改视频的作业,这是很好的锻炼。《国标》里明确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技术(ICT)能力,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具备这样的能力。演讲课程中讲Aristotelian Appeals时,其实属于西方修辞学的知识范畴,最好建议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中国的《文心雕龙》,相信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中英劝说方式的差异,从而在演讲中因听众群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劝说结构和方式。另外有教师教授语音时谈到了英汉语言节奏的差异,英语是rhythm-timed language,汉语是syllable-timed language,这样的知识点传授非常有用,也可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法语或者其他语言是什么节奏类型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全球语言有更好的认知,从而了解语言学入门知识,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

五、参赛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希望全国外语界的资深教师也能够积极参与外研社“教学之星”的比赛。在此建议,每个参赛教师团队有一名教授深度参与,这样既能更好地分享每个学校在教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也能更好地宣传学校的教学理念。

最后我要感谢并恭喜所有的参赛团队,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我相信你们参赛的经历会滋养未来的教学。感谢各位评委。再次感谢外研社在中国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做出的贡献。

 

提问评委金利民教授精彩点评

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中,各组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展示方式各有千秋,他们以精心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为观赛教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为外语教师实现个人发展与教学突破提供了有益借鉴。

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丰富教学理论,实现教研相长。“教学之星”大赛指导意见中要求参赛教师提供教学理念(Teaching Philosophy)或者教学设计理据(Rationale for Teaching Design)是对教学设计的有益引导,希望教师从直觉型、模仿型的老师发展为具有理性思考的老师。大赛过程中,参赛教师提到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等理论,而这些教学理论的目的都是指导教学设计,使学习更有效地发生。在介绍教学理念时,教师应充分阐释教学理念内涵与本质特征,说明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了教学理论;教师应展示在不同课型的教学中对于教学理论的应用以及实践创新,而教学实践创新又是教学理论发展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做实验、做研究,从而丰富教学理论,例如将POA运用到新的课型中,通过教学实践来丰富教学理论的建构是教学研究中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做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充分理解核心概念内涵,使理念通过教学活动设计落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将理念具象化,比如大赛要求体现“德育”“立德树人”理念,但这不等于只是在课上提及某句话或某个词,教师应思考“德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是什么,课上如何体现。例如,有的参赛教师在课上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活动设计培养的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哪些能力等等。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具体思考并将思考结果通过活动设计落地是教育中十分重要且困难的环节,需要团队协作的力量。其次,教学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充分理解教学理念的内涵。大赛过程中,很多参赛教师选用了“混合式教学”理念,但对其理解并不深入,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有线上和线下环节,就是混合式教学。其实,“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在课上教师主讲的内容前移,学生在课上应用课前线上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查缺补漏,进行进一步有针对性教学。上个学期,因为疫情我们采用了完全线上的教学模式,疫情结束学生返校后,我们可以思考如何真正地将混合式教学理念融入课堂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可迁移能力。教学过程中许多貌似“无实用价值”的能力培养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有很大帮助。如文学阅读课程除了培养鉴赏能力和人文情怀,还可以培养分析和共情能力,使学生能从文字中体会作者情感、更加理解人类共通情感;学术写作课程培养的不仅是学术写作能力,更是理性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能力,遇到问题时,应先将其具象化,再通过阅读文献或请教前辈了解前人经验,进行分析、提炼、总结,得出可借鉴内容,寻找可改进空间,最后以实践检验成效。因此,教师应先挖掘可迁移的能力有哪些,从而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无用”中的“用”,即使莎士比亚作品貌似与石油行业工作毫无关联,但可以通过可迁移能力的类比方法,实现能力相通,使学生认识到文科教育的大用之处。

希望所有外语教师通过此次赛事均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在新的学期取得新的进步、实现新的发展。

 

相关阅读

“教学之星”大赛回顾 | 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陈向京教授精彩点评

“教学之星”大赛回顾 | 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胡杰辉教授精彩点评

“教学之星”大赛回顾 |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白晓煌副教授精彩点评

秉承时代之需,勇担育人使命 ——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圆满落幕

回应时代叩问,彰显格局担当 ——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