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外研社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于线上举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蒋洪新教授、外交学院孙吉胜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程维教授解读高等外语教育政策形势,探讨人才培养创新路径,引领院校改革发展方向;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李成坚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温建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邵珊副教授、季璇博士分享院校特色实践,助推外语教学开拓创新。全国高校万余名外语教师云端相聚,倾听专家报告,收获教育新知,提升专业本领,交流教学心得,反思教学实践,深化育人意识,努力成长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漫谈英语专业学科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 蒋洪新教授

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科支撑。蒋洪新教授认为,以学科发展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应从五个内在核心要素上着力:学科理念是先导,学科规划是引擎,师资队伍是根本,工作条件是保障,学科文化是灵魂。对英语专业学科而言,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和外语学科高速发展的自身现实需求,只有将国家战略、人民要求、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彰显特色、凸显优势。为此,英语专业学科建设需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推进服务国家战略方式创新,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外语教育发展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落实“三进”工作,深化课程思政,推进新文科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 孙有中教授

把脉国际大势,立足中国国情,外语院校应心怀“国之大者”,铸造“国之重器”,培养理解中国、沟通世界的新时代外语人才。孙有中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新时代外语类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方向进行了阐释:1)落实“三进”工作,编写及使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2)深化课程思政,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凸显课程思政的外语类专业特色,培养能够用外语讲好“四个自信”的国际化人才。3)推进新文科建设,促进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创新,超越中外类比,实现本土创新,祛除“当代中国缺席症”,强化价值引领。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外语教学改革

外交学院 孙吉胜教授

孙吉胜教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同时,中国主题“他议”和中国形象“他塑”现象依然存在,针对中国的负面信息经常搅动世界舆论。中国亟需进一步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在多层话语内容、多样话语风格、多元话语主体、多维话语平台及多领域传播人才等方面开拓创新,提升国家形象,塑造良好舆论环境。外语院校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主要阵地,外语教学应主动创新变革,拓宽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过程,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语言能力过硬,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及专业能力的优秀外语人才。

 

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中译外人才培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程维教授

      程维教授认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使命在于破除跨文化传播的壁垒与不利的国际舆论状态,推动文明互鉴交流,增强中国主张的世界认同。新时代传播视域下的翻译人才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内涵,具备政治认同意识、知识生产意识、跨文化传播意识、译写能力、媒介素养和一定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为此,院校专业课程设置需提供相应支撑,积极打通专业课程模块、提升第二课堂育人成效、建设开放型师资队伍,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的壁垒,同时加强与政府、行业的密切合作,把国家的战略需求转化为学科和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培养与需求高度匹配的翻译人才。

 

教材编写襄助立德树人——以英国文学教材为例

河北师范大学 李正栓教授

李正栓教授认为,文学教材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媒介。充分利用外国优秀文化实施课程思政是英美文学教材编写者和英美文学课程任课教师应重视的问题。李教授以《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二版)修订为例,详细阐释了如何在英美文学教材建设中实现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通过教材内容和活动设计构建比较文学视角,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在欣赏国外文学作品的同时加入对中国文学的思考,最大程度襄助立德树人宏伟目标。

 

新时期英语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 李成坚教授

李成坚教授分享了在落实“三全育人”,践行课程思政方面作出的有益探索:1)教材使用与课程思政:以《新时代核心英语教程 综合英语》为例,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并使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价值引领有效融入语言学习全过程;2)院史撷英与学科思政:建设院系育人团队,挖掘院史思政元素,突破课堂拘囿,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外语教育各环节;3)国际课程与跨文化育人:开设跨文化国际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优秀文化。

 

英语专业课程育人路径探索——以精读课程教学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 邵珊副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季璇博士

邵珊副教授表示,精读课是践行育人理念的绿地,上好一堂精读课,需做到深耕细作,内部挖掘,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之美、感受叙事有道,实现润己泽人。季璇博士以南京师范大学《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精读》课堂实践为例,从价值引领、挖掘创造、适当改编、技术赋能四个方面深入阐释了“基本认知-比较反思-自觉践行”的精读课程育人实施路径,帮助学生触达高阶思维、产出学习成果,最终实现语言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温建平教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温教授表示,产教融合背景下,应树立需求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基于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课程教学。温教授还从深入企业调研、签订合作协议、举办学生大赛、建设产教融合项目等多个方面分享了校本产教融合育人实践经验。

 

外研社社长助理、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会钦,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冯涛主持研修班。

外研社社长助理、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 李会钦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 冯涛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刘思博介绍了外研社为助力新文科建设与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研建的一系列英语类专业教材。“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服务中国话语传播、创新专业课程思政,《现代大学英语》(第三版)、《新时代核心英语教程》、《应用英语教程》等适应多元创新发展、布局科学教材体系。另有丰富专业方向教材,对标新文科新要求,满足各类课程需求。此外,外研社通过数字平台、学术出版、会议研修、赛事测评等,为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新动力。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刘思博

 

成就“经师”,锻造“人师”。外研社2022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以“经师”与“人师”为主题,精心设计“以研促教”“以赛促教”“以云促教”三大研修模块,精准回应时代叩问,切实服务教师所需,为高校外语教师成长为启迪智慧、浸润心灵的“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提供有力支持。未来,外研社将继续把脉教育大势、推动教学创新、精研教师发展,与全国高校外语教师一道奋楫扬帆,为培养理解中国、沟通世界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点击进入2022暑期研修专题页面,点击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模块下“英语类专业”图片即可查看研修回放。还有2022暑期研修更多精彩内容等您观看~

 

完整观看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和观摩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的教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微信公众号,在【发消息】界面回复关键词“英专研修”,获取证书领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