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22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第1场、第2场举行,共计16组参赛教师团队云端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湖北中医药大学李曼老师与郝建军老师,成都理工大学廖晓琴老师与何云亭老师代表团队荣获特等奖,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比赛精彩纷呈,共吸引近2万名外语教师云端观赛,求索教学之道,研探发展之路,共襄教学盛会。

湖北中医药大学团队                                   成都理工大学团队

 

评委会主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程维教授,提问评委、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对英语类专业组第1场、第2场参赛教师团队的表现作精彩点评。

 

程维教授表示,大赛为全国外语教师搭建了切磋问道、交流学习的宝贵平台,参赛教师团队紧扣大赛主题,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方法多元,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创设鲜活应用场景,彰显育人意识,值得称赞。同时,程教授对教师团队提出建议:1)教学活动设计和测评应严格对应课程目标,避免目标在课堂实践中被架空。2)教师应思考教学中的“留白”艺术,平衡输入与输出。3)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有针对性地反馈和评价,有效搭建脚手架。4)思政融入应如盐入水,对思政内涵的挖掘要深入全面,如进行跨文化对比、强调文化自信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的特性和共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道,手中有术。5)英语类专业课程应更加突出专业特征,如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应基于培养目标有不同设计。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程维教授

金利民教授认为,实现立德树人与专业发展相统一,可将育人目标分为三个层面:1)教学生“做人”。育人不仅在于培养优秀品质,也可通过提升可迁移能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如学术写作课程培养的缜密思维和精确表达能力,可超越课程本身,广泛应用于职场。 2)教学生“做中国人”。教师应加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发展,引导学生跳出有限的个人视角,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3)教学生“做跨文化沟通的中国人”。教学中对文化差异的强调应适度,避免刻板认知,重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针对实际教学,金教授提出两个建议:1)教师应对所运用的教学理论与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如加强对“产出导向法”中的促成、脚手架等概念和方法的了解与应用;2)教师可反思并提炼外语教学实践中可推广的理念与原则,惠及更多教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利民教授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

获奖名单

第1场

第2场

英语类专业组第1场、第2场参赛教师团队

 

回放方式

点击进入2022暑期研修专题页面,点击以赛促教板块下的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英语类专业组第1场、第2场】即可查看赛事回放。还有2022暑期研修更多精彩内容等您观看~

 

证书领取

完整观看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与观摩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英语类专业组)的教师,可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外研社高等英语资讯”微信公众号,在【发消息】界面回复关键词“英专研修”,获取证书领取方式。

 

乐评奖获奖名单

第1场

*按问卷提交顺序排列

第2场

*按问卷提交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