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21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外语教育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与研究”研修班在洛阳和线上启幕。本期研修班包含“国际传播前沿探析与人才培养”“国际传播赋能外语教学与研究”两大模块,特邀新闻传播、外交、外语教学等领域专家学者,聚焦国际传播新格局与新发展,探讨国际传播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向,推动国际传播能力融入外语课程教学的方法与研究创新,助力高校外语学科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服务国家对外传播。20—21日,200余位外语教师共聚线上与线下,在各界专家带领下,学习了“国际传播前沿探析与人才培养”模块与“国际传播赋能外语教学与研究”模块教学展示部分的课程。

会场全景

 

课程完整回放至6月27日,报名通道仍在开放中,点击即可报名学习

 

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侯小改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侯教授介绍了河南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强调此次“外语教育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与研究”研修班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举办得非常及时、重要。河南科技大学重视教师发展和科研建设,也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外语学科的建设和未来发展。

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侯小改教授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段长城主持此次研修班,并代表外研社对河南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专家的精心准备和参班教师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她指出,深化国际传播研究,拓展学科发展路径已成为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趋向。希望本次研修能帮助参班教师更好地了解最新国际传播形势,开拓学科交叉新思路,革新外语课程教学与研究,服务国家对外传播。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 段长城

 

探析国际传播前沿,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北京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及“新的国际舆论格局”出发,分析了国际传播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当前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舆论环境。程教授强调,目前中国的对外传播主体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以及传播素质提升成为值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程曼丽教授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院院长杨明星教授围绕“外交话语权建设”深入探讨了国际传播大格局下外语学科的转型和发展。杨教授指出,“外交话语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探索是外语学科创新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他分享了郑州大学推动“外交话语学”学科构建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并结合时政话语案例,阐释了“外交话语学”框架下的“构-译-传”三维模式,就话语体系建设进行理论探索。

杨明星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吴敏苏教授从新闻传播的视角切入,结合真实生动的一线媒体传播案例讲解了国际传播中的叙事逻辑与策略、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的素养以及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吴教授指出,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构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话语、新表达,实现中国叙事与世界体系的深入融合。通过分享不同视角下的国际重要事件新闻报道,吴教授引导大家探寻新闻背后的原因及未来走向,并呼吁,国际传播不只是媒体的责任,需要全员、全民、全域参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任重而道远。

吴敏苏教授

 

在座谈环节,程曼丽教授、杨明星教授和吴敏苏教授就“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人才需求与培养方向”话题与参班教师展开对话,分析了学校培养的人才的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就跨学科学习、教学与研究提供指导和建议。最后,三位专家表示希望外语学科加强与新闻传播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外语教学应理论和实践并重,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传播人才。

 

融合国际传播能力,创新外语课堂教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聚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外语教学与教师发展的新要求,从国际传播能力与国内传播能力的区别出发,阐释了外语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语言翻译实例,分析了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努力方向。王教授指出“有教无育,止于教;有育无教,教尚可求;有育,教才能行远;教止于技,育行于魂”的教育理念。他还强调,外语教师应深刻洞察母语与目标语的特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外语教育能力,从而提升国家外语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

王文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邹郝晶副教授围绕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和英语演讲课程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邹老师首先通过阐释国际传播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外语课程与国际传播能力融合的可行性,介绍了外语教育中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原则和策略。她先是展示了在产出导向法理论指导下,在《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关于绿色发展的单元教学中,如何在课程介绍、单元主题、单元任务、单元技能、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中,融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因素;然后基于《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教材,分享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演讲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为如何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素养提供了借鉴。

邹郝晶副教授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长辉副教授以西方媒体中大熊猫的形象转变为案例导入,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阐释了外语教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理念与方法。然后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关于太空探索的单元为例,展示了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新闻访谈教学任务设计。张老师强调,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表达思想的机会与空间,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中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应因材施教,形式多样;总体设计,润物无声。

张长辉副教授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张庆彬副教授分享了国际传播能力驱动下的翻译教育实践与思考。张老师通过对比“外译中”与“中译外”的目标差异,阐释了翻译过程的理论转向、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以及关于融入国际传播能力的理论思考。随后,张老师结合《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分享了翻译课程从答案走向策略、从文本走向文化、从课堂走向世界的实践创新。张老师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中国高等外语教育的新使命,应当鼓励教师进行翻译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创新,培养学生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解者,真正担当起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

张庆彬副教授

 

5月27日的课程将在线进行,参班教师代表将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外语教学界专家与同行将进行点评与交流,助力实操能力提升,并将就如何开展融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外语教育研究进行探讨。

 

研修班可回看一个月,感兴趣的老师仍可报名。

 

程老师讲到了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大国博弈背景下,要掌握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的核心能力,并要充分发挥多元传播主体作用,实现顶层设计下各部分的协同联动。

吴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用满满的实例故事让我们感受到掌握正确国际传播策略的重要性,也学习到了优秀的国际传播叙事逻辑。

——左老师 四川传媒学院

杨教授讲授的“服务外交话语权建设的外语学科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转向”令人印象深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秦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外交事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这让我想到自己专业的学科建设,在我教授的非通用语种课程中,要进一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对于外媒报道材料要有针对性地分析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态度等,提醒到对象国交换留学的同学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争取话语权。

——苏老师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专家的讲解既有宏观层面的细致解读,又有微观层面的实例分享,让我感觉收获颇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今后在教学和科研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跨学科意识,多在外语专业、国际传播专业、对外话语研究专业等方面进行融合思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意输入和输出的双重积累,真正理解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含义和要求。

——武老师 安阳师范学院

听了王文斌教授的讲座,我深感母语功底的扎实与否对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影响非常大,外语固然重要,但必须与扎实的母语功底相结合,才能有效完成国际传播。我是一名对外汉语老师,教学对象就是外国留学生,于我而言,必须强化外语与母语能力,方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他几位老师则分别从不同课程出发,给出了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路径以及培养原则,听后受益匪浅,我还了解了之前并未听说过的教学模式,会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

——魏老师 信息工程大学

听了王文斌、邹郝晶、张长辉与张庆彬四位专家的分享,每一位老师都给我带来了惊喜与震撼。王文斌教授讲授了“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对外语教学及教师新发展的要求”。王老师对于外语教育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的讨论让我深受震撼,对于汉字的解析让我更深刻感受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利用汉字进行国际传播的想法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震撼于王老师深厚语言功底的同时,我也更清晰认识到自身中文语言修养和英语阅读的不足。

——于老师 青岛农业大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进入报名网站~